为了测量的准确性,我们应按需对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进行校正,具体校正方法如下:
(1)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读数的校正
将一支辅助温度计靠在测量温度计的露出部分,其水银球位于露出水银柱的中间,测量露出部分的平均温度,校正值Δt按式下式计算,即:
Δt = 0.00016 h (t体 - t环)
式中:0.00016一水银对玻璃的相对膨胀系数;h—露出水银柱的高度(以温度差值表示);t体一体系的温度(由测量温度计测出);t环一环境温度,即水银柱露出部分的平均温度(由辅助温度计测出)。
校正后的真实温度为:t真 = t体 + Δt
例如测得某液体的t体=183℃,其液面在温度计的29℃上,则h = 183 -29 =154,而t环= 64℃,则Δt =0.00016×154×(183℃-64℃)=2.9℃
故该液体的真实温度为:t(真) = 183℃ + 2.9℃ = 185.9℃。由此可见,体系的温度越高,校正值越大。在300℃时,其校正值可达10℃左右。
半浸式温度计,在水银球上端不远处有一标志线,测量时只要将线下部分放入待测体系中,便无需进行露出部分的校正。
(2)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刻度的校正
温度计刻度的校正通常用两种方法:
A.以纯的有机化合物的熔点为标准来校正。其步骤为:选用数种已知熔点的纯有机物,用该温度计测定它们的熔点,以实测熔点温度作纵坐标,实测熔点与已知熔点的差值为横坐标,画出校正曲线,这样凡是用这只温度计测得的温度均可在曲线找到校正数值。
B.与标准温度比较来校正。其步骤为:将标准温度计与待校正的温度计平行放在热溶液中,缓慢均匀加热,每隔5℃分别记录两只温度计读数,求出偏差值Δt。
Δt = 待校正的温度计的温度 - 标准温度计的温度。以待校正的温度计的温度作纵坐标,Δt为横坐标,画出校正曲线,这样凡是用这只温度计测得的温度均可由曲线找到校正数值。
以上是关于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读数和刻度的校正,更多信息咨询!
上一篇 : 面板式转子流量计的测量与停用方法
下一篇 : 塑料管浮子流量计不断发展以适应行业需求